原標題:“輕型紙”圖書為何不受讀者待見?
臨近“雙11”,網絡上出現了許多購書“避雷帖”。其中一類由輕型紙裝訂而成的書籍,還沒買回家,便被不少讀者提前標上了“差評”符號。
“花69元買了一本精裝書,結果打開是輕型紙,又發黃又發臭,真的很生氣?!?0月29日晚,一名網友發文吐槽。不只是她,書迷對輕型紙的成見有多深?豆瓣甚至還有一個名叫“輕型紙哦!”的小組,16000多名書友聚集到一起,避雷輕型紙書籍。他們以識別輕型紙書籍為己任:一旦購買到這類圖書,會隨之將消息發到群組,提醒其他人不要購買。小組標語寫道:“正如出版社有權利使用輕型紙一樣,我們也有權利了解某本書是否是輕型紙?!?/p>
近日,某出版社旗下自媒體賬號發布了一條標題為“輕型紙被罵得這么慘,為什么我們還在用?”的短視頻,雖然在公開不久后就緊急刪除,但是仍舊像一塊石頭一樣,砸入了原本“平靜如波”的讀者群,激起爭議一片。有網友站出來發言,輕型紙好不好,讀者自然會知道,也知道怎么選擇,“上過幾次當,自然會分辨出好壞,大家都不傻,不接受無腦洗白?!边€有人直言道:“精裝+輕型紙,是最可恨的”……
看到爭論后,記者前去搜索輕型紙的相關信息,不看不知道,一查才發現,幾乎每條與輕型紙書籍相關的網絡信息,表達出的都是讀者對“輕型紙”的反感與厭惡。
書籍收藏愛好者小楊(化名)告訴記者,輕型紙圖書是她書架上永遠的痛,“剛開始收藏圖書時,不太懂行,買了好多這樣的書籍。前幾天整理書架,看到不少書已經黃的沒眼看了,還微微泛著臭味?!?
“輕型紙”到底是什么?一名出版社的工作人員說,它確實是一種價格低廉的膠版紙,但是有缺點也有優點。比如說缺點是紙張不耐用,壽命短;而優點是質量輕盈,方便讀者攜帶,由杉木紙漿制作,含化學添加劑較少。
對于輕型紙,當然有讀者厭惡,也一定有讀者喜歡,同樣是豆瓣平臺,還有一個名叫“我愛輕型紙!”的小組,組員卻相對較少,截至目前,只有99人。
讀者對輕型紙的厭惡到底從何而來?記者在采訪和查閱“輕型紙”圖書的過程中注意到,讀者不能接受的其實是“輕型紙”的無孔不入。一般來說,通常定價高的精裝書為了利于保存,不會采用輕型紙。然而,目前在出版行業,有些精裝書不過是“精裝”的外皮,“輕型紙”的內核。換句話說,高標價不代表就能買到精裝書。知乎平臺上,一條“如何看待現在一些藏書讀友厭惡出版社用輕型紙”的話題,達到15萬瀏覽量。網友舉例說:“如果你是一個愛表人士,花20萬買了一塊勞力士,裝飾、表盤等都符合你的要求,最后發現表芯是石英的,你怎么想?”
其中一名對輕型紙持中立意見的書迷告訴記者,她能理解別人提出的“反感”,很多出版社不會標明圖書是輕型紙還是膠版紙,一些看似精裝的經典文學書,定價很高,買到手卻發現是不適合收藏的輕型紙,“久而久之,讀者肯定會產生抵觸心理?!保ㄓ浾?孫慶云)